物理电子学研究所


历史沿革和现状:

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伟德BETVlCTOR1946官方网站物理系电子物理专门化,1958年无线电电子学系成立,电子物理专门化归入无线电电子学系并成立电子物理教研室(当时称332教研室),后改称为物理电子学研究所。

物理电子学研究所现有固定教学科研人员3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人(包括新体制正教授3人、长聘副教授3人、预聘助理教授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专职科研人员2人。各类杰出人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4人、“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等。


研究方向与成果:

物理电子学研究所早年主要开展真空电子领域的研究,西门纪业教授、吴全德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曾在电子光学、光电阴极等领域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上世纪70年代成功研制了军用微光夜视仪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上世纪90年代初吴全德院士和薛增泉教授等成功地预见到了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及时开展了纳米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在他们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伟德BETVlCTOR1946官方网站于1997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纳米研究中心。2003年底彭练矛院士联合部分所外研究人员共同组建了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当前,物理电子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当器件尺度逐渐接近甚至小于特征长度、传统发展方式不再有效时,纳米器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模式和所面临的基本材料、物理和化学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基于新材料和新工作原理的,更小、更快、能效更高、功能更强大的集成芯片做准备。研究方向包括碳基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固态量子器件、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学、微纳真空电子器件、新型纳米材料合成和表征等。


近十年来,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彭练矛院士领导的碳基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方向已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定量电子显微学方法与氧化钛纳米结构研究”,2010年;“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及集成”,2016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高性能碳基纳米电子器件”,2013)、2项工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应”,2011;“研制出首个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2016)、1项工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5纳米碳纳米管CMOS器件”,2017)。


联系方式:62757555(现任所长电话),62755061(秘书电话)